小儿尿床,对于很多父母和孩子来说是非常苦恼的事情。别人家的孩子3、4岁就基本不用尿不湿,而自己的小孩都上小学了还经常尿床,冬天床垫被子难洗,天气不好更是没地方晾晒。
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小儿尿床那些事。
什么是遗尿?
正常幼儿在2~3岁时就能控制排尿,部分会超过3岁。如果你家宝宝5岁后仍在睡眠中发生不自主排尿,并且不自主排尿≥2次/周,那可能就是得了小儿遗尿症。夜遗尿:指的是≥5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,并持续3月以上。对于大年龄儿童诊断标准可适当放宽夜遗尿次数。
展开剩余61%我国患遗尿的人多吗?
2005年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儿童中尿床的发生率为11.8%,5~18岁儿童总体发生率为4.07%。2017年全国范围的5-18岁儿童和青少年遗尿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,超过15%的5岁儿童,8%的7岁儿童和1-2%的16岁儿童患有遗尿症。虽然每年约有15%的患儿可以自愈,但约1%-2%的患儿症状可持续到成年。
为什么会出现遗尿呢?
遗尿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,主要为夜间尿量和膀胱容量间的不匹配,伴有夜间膀胱充盈觉醒神经控制异常。常见相关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、精神因素、内分泌因素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及受体异常等。
遗尿症的危害有哪些?
孩子会感到羞愧、尴尬,出现自卑、注意力分散、脾气暴躁、缺乏勇气、不合群、社会适应能力差等表现,还会因此产生厌学的心理,甚至出现较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(如抑郁症、多动症等),且可持续到成人期。
遗尿如何预防及调护?
晚间入睡前2~3小时,不饮水或进食液体食物; 晚餐建议不吃西瓜、葡萄、甜瓜及小米稀饭等利尿食品; 避免食用含茶碱、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,中药汤剂白天服完; 建议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,每日定时排便,对有便秘的患儿应积极治疗便秘; 避免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,临睡前不宜过分兴奋; 睡前不要看惊险游戏、动画片、电视、电影等; 在孩子尿床后,切忌恐吓责骂,而应安慰宽容,鼓励患儿消除怕羞、紧张情绪,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; 若孩子未尿床,则予以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;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去除局部刺激因素; 避免受凉,尤其注意足部和腰腹部的保暖; 如有尿路感染等原发疾病,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。发布于:江苏省弘益配资-互联网股票配资网-配资网官网入口-炒股配资开户技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